二十四分之一的展覽 - 策展初體驗

2019年的8/3~8/25,我跟牧民在台北松菸,策了一個有趣的展覽,名為「二十四分之一」的蔡牧民 個人攝影展。我是策展人,也是身兼數職的把這個展完成,這是一趟令我收獲滿滿感動到現在的人生小成就之一,是一個創作的另一種冒險。已經很久沒寫文清小文案的我,幫這個展寫了個小小介紹:

法國新浪潮導演 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曾說過:「攝影是真理,而電影是每秒24格的真理。」一秒鐘的電影是由二十四張照片組成的,一張攝影照擁有二十四分之一的電影感。按下快門捕捉下那個瞬間,主角轉身延伸出一部電影。從每張照片裡,你看到的劇本故事是什麼?

攝影師蔡牧民,旅遊世界各地累積了很多富有電影感的日常瞬間。在他的攝影作品中,常常可以感受到一股安靜沈思的氛圍。極簡的光影、幾何的構圖、人物沈浸在當下的思緒中,或轉身或低頭,可以隱約聽到主角欲言又止的獨白,畫面沈靜又富有情緒。留白的對話空間邀請你一起來填進你的想像。

1200X648.jpg

多了一個「策展人」身份

常常會想,除了製片,我還能做什麼?「策展」也是一種producing. 就是去make things happen. 這是一直想嘗試的技能。沒有太遠大要轉行作策展人,比起身邊一些達人我還很嫩,只是給這個興趣一個機會。

今年年初給自己的目標就是要做新的事情,於是環了島、開始錄自己的小廣播節目、開使拍了一些新的議題、開始回到寫blog. 把自己打回”零”的狀態,去練自己的厚臉皮。年初其實就看到松菸的策展申請,有點過度單純的想說去申請看看,結果居然過了。感謝導演強大的攝影作品,讓我有機會可以玩策展。

為什麼一直想要玩策展呢?這感覺可以回朔到大學時代,不知道什麼機緣下看到有「百貨公司櫥窗設計師」的這種工作,覺得超級有趣,那時候就想也許未來可以嘗試看看。畢業後開始接觸到各種展覽,發現展覽設計跟櫥窗設計也像,而且可以很有藝術感,沒有太商業化的包袱,於是開始思考有一天可以嘗試看看策一個展的可能性。大概就是玩心太廣,太多想做的事情總是放在心裡,等到有時機降臨,就會放自己去玩一下。

沒有想要重新轉行以策展為業,單純就是一個突破自己的框架,去做一些自己不熟悉的事情。告訴自己我可以做到,然後華麗轉身,繼續去玩下一個冒險。

(熱騰騰的攝影作品從專業印刷機出爐)

(熱騰騰的攝影作品從專業印刷機出爐)

(店員正專業小心翼翼的裁切)

(店員正專業小心翼翼的裁切)

從展場佈置、印作品、框作品、到設計週邊...樣樣自己來

最頭痛的是要先跟攝影師從他的幾萬張照片裡挑出滿意的十幾張,來做這次展覽的主題。經過一番廝殺之後終於挑出了大概50張,之後就要開始把作品輸出。第一次把照片專業輸出!看似簡單的事情比想像中的還要困難,關乎到照片像素、紙張材質、大小、dpi、裱框等等,印完一大張之後需要再裁切。印出來其實很有成就感,像是當時的感動又再次被放大出來,回憶好像真實到可以摸的到!(但不能摸,因為會留手印在照片上,要戴棉手套才能碰~)框照片的時候,我們用了一些IKEA的相框,其他則是隨著展場的木板佈置掛在上面。但即使像是小事如放入IKEA相框,還是有很多學問,要帶手套不能摸到相紙、框上玻璃不能有雜質污垢、如果相紙比框小要如何置中...每個細節都要把關。

再來是週邊,很喜歡這次攝影展我們設計的周邊,第一次嘗試做攝影的Zine(攝影小誌)以及明信片組。私心而玩了一下平面設計/產品包裝,偶而當回設計師一下還滿有趣的!這次從封面設計做了很不一樣的顏色跟編排嘗試、紙張材質的挑選、印刷、標籤設計(圓角)、字體、留白等 像是跑了一個小小的設計專案,很有成就感。(在攝影展被搶購一空的攝影小誌和明信片,現在可以購買了喔!

(攝影小誌 - 點圖可以直接購買喔!)

(攝影小誌 - 點圖可以直接購買喔!)

(攝影明信片 - 點圖可以直接購買喔!)

(攝影明信片 - 點圖可以直接購買喔!)

當了三天展場工人

看展覽看了這麼久,第一次從無到有重頭把一個展場架起來,原本以為一天就夠了,畢竟五們的展場構想還算簡單,但後來居然搞了我們三天!重沒想過原來軌道燈是直接卡上去的,好多第一次學會的東西,雖然完整的佈完一個展,但感覺自己真的只是學到皮毛而已。

滿多來看展的朋友會問到:這樣在松菸佈展的場地租金是多少?租整個月一定超貴吧?需要付電費嗎?其實這次的展,沒有租金,也不用電費~因為我們不是”租”松菸場地,而是申請上了松菸的一個策展徵選,感謝攝影師的強大作品魅力,很幸運地入選了!能夠免費使用這個空間一個月,只需負擔自己展覽的架設。後來聽說松菸其他場地租金不便宜,才頓時覺得能有這個機會真的好幸運,內心充滿感激。

(佈置中的樣子)

(佈置中的樣子)

(照片固定在風扣板上後再掛上木板)

(照片固定在風扣板上後再掛上木板)

(借來的木箱後來變成很酷的燈箱)

(借來的木箱後來變成很酷的燈箱)

(燈箱片的攝影作品也是要特殊印製的)

(燈箱片的攝影作品也是要特殊印製的)

那...木板跟燈箱怎麼來呢?其實這也要感謝這次松菸策展單位的窗口,他讓我們到松菸的倉庫裡挖寶,借用他們的廢材。展場裡的木板、燈箱、地燈、檯燈、摺疊桌椅,全都是在倉庫裡挖寶借來的...(也需要點厚臉皮哈),重新整理過後賦予新面貌,撤展後還可以繼續留給之後的人。這也算是一種環保策展~

同時體驗了一下「開家店」的感覺,滿有趣的,像個聚集點,把很多朋友或回憶聚集過來,真的能夠理解為什麼開咖啡店是很多人的夢。底下就是佈完的完成品了!還沒開展只好自己先下海充當一下現場觀眾。辛苦了三天終於漂亮現身,好感動啊~

IMG_8473.jpg

開幕小Party

邀請了一些好朋友,在一個週六有點熱的下午,來到這小小的空間一起看看攝影作品,聊旅遊,吃點心。那天好開心,像是小型的同樂會,大家問著這張照片在哪裡拍的?哇怎麼捕捉到那個瞬間?去那個國家好玩嗎?...等等的問題,像是帶我們又重遊了一下這些地方,內心感到充實。

(攝影師開幕致詞)

(攝影師開幕致詞)

(展區小小的很快就擠滿了人)

(展區小小的很快就擠滿了人)

(第一次收到這種開幕花籃)

(第一次收到這種開幕花籃)

(開幕那天穿了自以為很有策展人fu的全身黑)

(開幕那天穿了自以為很有策展人fu的全身黑)

展場現場我們有設了一塊留言板區,當時構想時只覺得很想知道大家看完照片有什麼感覺,但可能會很冷清之類的,沒想到每天都有超多留言在上面,還需要定期拿一些下來才不會爆滿。當然也有許多是小孩子的塗鴉,但有更多是許多人看了照片的感動,以及觸發他們想去旅行的動力,每次到展場最興奮的事情就是去看看留言板區多了什麼有趣的留言,像是回到小時候的一種遊戲,每每看了都覺得溫馨。

(留言板區每天都滿滿的)

(留言板區每天都滿滿的)

(許多人提到看了照片想去旅行)

(許多人提到看了照片想去旅行)

(照片居然給人力量!看到好感動~)

(照片居然給人力量!看到好感動~)

收獲滿滿的,更有勇氣繼續新的冒險!

三周多的時間過得好快,展覽最後一天要關燈時居然有點想哭,好像一個家要被收走了。這個空間雖然很小,但居然可以在這個月裡凝聚了這麼多故事與回憶,見了好多朋友,聊了好多想法。像是一層層的洋蔥,裡面一層回憶是過去的旅行,現在外面又包了新的一層回憶,是這個展覽,也許之後還會有新的一層繼續包裹著。從當初一個小小的「策展」心願,一路走來展開成這樣一個飽滿的記憶,真的很開心與感激。這也給了我很多繼續冒險嘗試新事物的勇氣!

(看了好多朋友,滿滿的回憶)

(看了好多朋友,滿滿的回憶)

(策展人與攝影師,下台一鞠躬)

(策展人與攝影師,下台一鞠躬)

重新對話 Podcast 第四集 - 斜槓人的生活哲學 / 訪談捕息工作室長 林宛縈

這集podcast的一開始就聽到一種神奇的樂器,它是宛縈帶來的「印度風琴」。宛縈是我們認識很久的好朋友,她也是我們認識的朋友裡最「斜槓」的人了,做過很多有趣的工作,還蓋過自己的房子!有深厚的音樂背景,轉向聲音治療的領域,更創立了一個療癒空間叫做「捕息」。這集podcast跟我們分享了許多她的生活哲學!

「斜槓」的意義不是要一直累積所謂世俗價值的厲害頭銜,而是能將自己的好奇與興趣都呼喚出來,在自己身上組合成一個獨一無二的自我價值。「工作」應該要是有機的,沒有標準套件,自由地長出屬於自己的樣貌。

這集稍長大概有40分鐘,有一些國外比較長的podcast我有時候會分兩次聽完。躺在沙發上一口氣聽完也是很療癒的事情(先敷個面膜再做抬腿運動這樣...)有任何想法都歡迎分享噢,感謝收聽!:D

歡迎分享你聽完的想法給我們,也歡迎 follow 訂閱我們的 Podcast 平台,一有新集就可以搶先聽!也可以造訪一下宛縈的工作室:捕 息 | Catch A Rest

煩惱,是一份神秘而持續不斷的邀請!

 
57366697_2296576843917880_8026566394663403520_n.jpg
 

「成為自由人」讀後摘要筆記

一直很喜歡前Shopping Design 總編輯 惠貞 她在做的事情!Follow她後來成立了獨角獸計劃,成為自由人,她寫了這本書聊聊所謂「自由」這件事,看了很有共鳴。自己很幸運可以成為自由工作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冒自己想冒的險,為自己負責。但的確有很多事情要在「自由」之前就先搞清楚,自由不是隨性,它有一些看似不自由的前提,或者說保護網,讓自由後的每一步可以走得稍微穩一些。

我喜歡惠貞把書分成三大塊 - 「為自由做準備」、「工作的自由」、「人生的自由」。感覺是有一點點時間的排序。每個部分我都很有收獲,很多事情自己已經在做,很多事情可以在做得更好。要成為自由人之前可能還在朝九晚五,或者還沒畢業,或者即便已經在自由工作但卻還沒有自由感。其實隨時都要有準備,因為永遠可以更自由,所謂的準備比較像是培養好環境,自由之心的居住所在。對我來說這本書也像是個很美的提醒。(惠貞的文字很美,跟她本人一樣,看書的時候感覺可以聽到她很溫柔的說話聲。)

所謂的「工作」其實是有機的,不會一成不變或有標準版本。你要定位自己的角色,自訂目標,主動現可貢獻之處。

我喜歡書中的這句話,工作真的是有機的,它可以在你的土壤上長出讓你也意想不到的樣子。這時候你的土壤竟非常重要,有點像這本書中也有提到的”個人帳戶資產”,你可以安於做一個只是經手的人,也可以成為賦予價值的人。用心去經營每一份工作,就像照顧每一株植物,帶來的養分是會一直累積的。這個過程也是自信的養成,你會知道自己「有」什麼,就不會害怕讓人知道「沒有」的部分。自信一定同時來自於「有」的增強和「沒有」的坦率。

「我們可以視人類生活中每日的煩惱與美麗為一種必須被避免、超越、或甚至是根除的東西;或者,我們也可以看進它的本質:一份神秘而持續不斷的邀請」-《不再試著修補生命》

這句話是書中擷取另一本書的一段話,我覺得很有意思。煩惱是一份神秘而持續不斷的邀請!不是強迫而是一種邀請,因為你的反應決定它的好壞,它無法強迫你學習,卻可以邀請你試著找到一些線索。把它想成是一種邀請,好像也沒有壓力一定要成長,有時候真的想示弱或休息,沒關係,記住這份邀請,之後等力量回來的時候,再回應這份邀請。這是一種很溫柔又堅定的態度。

把童年時曾有過的好奇和興趣呼喚出來,任何奇怪的特質組合在自己身上都能成立,那是每個人之所獨一無二的原因。那是最終極的自由。

書中惠貞也有提到關於最近常講到的「斜槓」:「斜槓要談的不是世俗價值中厲害的頭銜,而是他們在難以被取代的專業之外,同時擁有高度熱情、長時間持續、並與他們正職表現同樣精彩的第二身份。」常常會思考斜槓是不是只是一種「樣樣通樣樣鬆」的逃避?好像興趣很多於是都可以玩一玩?後來發現斜槓的重點其實不是要我們身兼好多職位或頭銜,而是去融合這種熱情,把每一個熱情都很認真的對待,然後揉成你該有的樣子。

你所聚焦的,會成為你的現實。

書中分享一個令我很印象深刻的故事:一位Ted講者 Anita Moorjani,講述她癌末斷氣前奇蹟復活的經驗。看不到不等於不存在,她以一間黑暗的倉庫為例,當我們以手電筒照射,只能看見非常局部的區域,只有把大燈打開,才能見到它的全貌,此時會看到各種用手電筒照射時未見過的事物。等到空間再度變暗,即使看不到,你已了然於心。你所在的世界比你所看見和經驗到的大非常多。她又請聽眾努力記住會場中所有紅色物品,記越多越好,然後把眼睛閉上,此時她請大家回憶會場中「藍色」的物件,大部分的人一件都說不出。「你所聚焦的,會成為你的現實。」我們容易受投射影響,去形成自己的人生。聚焦在分享快樂,你才會看到種種愉悅的可能,讓你走上相關的路,遭遇你所相信的現實。

【其他書摘】

  • 「不論對或錯,都有太多其他的可能性,我們不妨活在那個比較溫柔而不確定的地方」-《當生命陷落時》

  • 七十七歲的服裝設計師薇薇安·魏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回應旁人問她何時要退休時,她說:「如果退休是為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已經在做了。」

  • 專注在眼前,把此刻能做的事做好,就會前進,就有收穫。先跨出一步不是要把路走窄,而是每走一步都是拓寬。

  • 一生的學習,才是一個人真正的學歷。

  • AI始終不是人類的威脅,而是提醒。

  • 我們的社會,向來都是一個注重有用大於有趣的社會。

  • 給自己拍拍肩,不要驚慌不要沮喪,做你能做的,這樣就好了。

  • 「教育」一詞源自於拉丁文的educare, 意即「使突出」,教育的作用應該在於誘出我們天生所具備的特質。

  • 生命經歷中的任何一點,都不能定義我們的人生。

  • 當生命陷落時》有個小故事:恐懼就像一頭大怪獸,追著我們跑,有個勇敢的小女孩來到它面前,問恐懼如何才能打敗它,這頭怪獸說:「妳只要不要照著我的話去做,我就沒有力量了。」

  • 嚴格來說,我們感謝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面對事件的態度和反應。困境之所以能成為一份禮物,是我們自救的結果。

  • 因而我比較傾向把快樂和自信當成一種決定。先決定,就會擁有。

  • 菩薩寺慧光法師說:「心要安靜,才能深入,看到問題。有力量的心,眼神一定很專注,向大海。」

重新對話 Podcast 第三集 - 如何找到新的靈感火花?/訪問胭脂創辦人

有點想換個跑道、開個人生新頁,卻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始?

轉彎需要新動力,要怎樣找到那個火花呢?

這集我們訪談到了胭脂創辦人Sharon,17分鐘左右,聊聊當初Sharon如何從財經上班族的工作,轉行做起植栽設計師,後來又創了一個西的品牌叫做「胭脂」,做起食物設計。Sharon是我們因拍電影而認識到的好朋友,她經營的品牌總讓人愛不釋手、既文青又療癒,她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創業火花?生活中什麼東西對她來說是重要的呢?

歡迎分享你聽完的想法給我們,也歡迎 follow 訂閱我們的 Podcast 平台,一有新集就可以搶先聽!

出發,才能抵達! - 2019 單車環島路線參考與行前準備

單車環島,真的很難,我們完成了!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做到了,人生的bucket list又可以再劃掉一條,身為島民,用這樣的方式深入地去繞台灣一圈,將近1000公里的踩踏,我覺得內心非常踏實與滿足。

在出發前,網路上很多人說一點都不難,沒有練習租個單車就可以出發,先不管那個人也許已經是個登完百岳的體能健將,我覺得鼓勵大家勇於出發是良善的,但做些很簡單的規劃再上路是比較安全的。趁記憶猶新,把一些路線跟經驗記錄下來,算是給自己一份結案報告(製片職業病),也許也可以給一些正在準備環島的人做做參考。

 
 

【單車環島 - 住宿&行前準備】

網路上常在討論最佳的環島季節是何時,其實最好的時機點就是你出發的那一天!我們挑在四月底五月初,除了因為心情剛好到位了之外,這段時間感覺還沒太熱,梅雨季也還算很初期。的確我們這一路上只有兩天出大太陽,其他大部份都是陰涼的天氣,會下一點點毛毛雨,真正下大雨趕路的也只有兩天。網路上滿多人是在1,2月的時候環島,那時候天氣更涼爽甚至有點冷,可能會影響行李大小。4,5月似乎看到路上同行的人並不多,我是覺得4月多出發還不錯!

(出發前拿鑄鐵鍋練負重)

(騎到淡水練長程,來回60公里)

(騎到烏來練爬坡,9公里上坡)

住宿上的計劃算是非常隨性,我們沒有先找好住宿,而是看每天最遠能騎到哪裡再找,有些人覺得這樣很冒險,但我覺得這樣反而更有彈性。每天會有一個心理的目標,到了下午3,4點會評估一下,估計今天會騎到哪裡,然後開始上網找住宿。agoda跟booking.com都很好用,但我這次用最多的其實是直接在google map上,從我們騎過的路途上附近直接找,然後google 很方便,會直接列出評價跟電話,看起來感覺不錯我就會直接打電話過去訂房。台灣境內當天訂房都很方便,每天想訂的都有順利訂到。

出發前到底要不要練習呢?雖然我們平常就很長在騎車,一個禮拜幾乎都會騎一次河濱,但我們並沒有太大意,還是至少練習了三件事情:「拿鑄鐵鍋練負重」、「騎到淡水練長程」跟「騎到烏來練爬坡」,覺得可以勝任才鼓起勇氣出發。「出發」的確是最難的一步,踏出去後一切似乎才變得簡單起來,因為你只剩往前走的目標。

【單車環島 - 路線參考】

2015年推出「環島1號線」,是個滿好用的路線,可以在手機上打開這個環島1號線的google map連結,照著走就可以了,它也有幫你規劃出9天的行程安排,不過經過我的實地騎乘經驗,有些天會太辛苦,比如說大魔王壽卡那段,我就覺得它的規劃大概不是給凡人騎的。如果你跟我一樣想要逆時針環島,很推薦這篇文章,幫你分析了幾種路線的優缺點。大致上來說,西岸主要有台1線、台17線、台61線,東岸主要有台9線跟台11線。(底下內容主要是路線指引,不太算是遊記,所以會讀起來會有些流水賬,請見諒。)

第一天:臺北 -> 新竹(南寮漁港):環島1號線

第一天基本上我是按照環島1號線的路線走(還沒開始反骨),從最熟悉的河濱出發,騎上華江橋後就迷路了哈,還遇到兩個外國人也是來環島,自以為該盡一下地主之誼帶他們走出正確的路,結果是一起迷路了將近半小時,後來終於找到正確入口,接上環島1號線。這條線會經過三峽、大溪、石門水庫、新埔義民廟...等等。已經有上坡路,好奇如果當初走西濱公路會不會比較平坦?環島1號線到新竹後推薦直接進市區,但我們沒有進市區,過了頭前溪之後轉入頭前溪自行車道,它有點難找,而且晚上幾乎沒有開路燈,所以如果你是一個人夜騎,會非常恐怖一片漆黑。自行車道會通往南寮漁港,我們住在「風之海岸」的汽車旅館,第一次住台灣的汽車旅館,發現居然是兩層樓的規劃,車庫在一樓,可以安全的停放單車,房間在二樓,好奇妙的安排。之所以不進入新竹市區而直接到南寮,不是因為反骨(但可能也有部分是啦),而是因為第二天想直接走新竹的17公里自行車道,剛好就是從南寮起點。環島1號線也是會從市區繞出來接到17公里自行車道,所以有點偷跑的感覺。

(一出發就先遇到兩個外國人環島,一起先迷路)

(在新竹騎頭前溪自行車道,不像臺北的河濱有路燈,一片漆黑只剩車頭燈)

第二天:新竹 -> 台中(大甲):台61線

新竹的風大終於在這天深刻體會到!第二天的路線稍微複雜了一點(繼續反骨),簡單來說是「17公里自行車道」接「綠光海風自行車道」後接「台61線」到大甲。從「17公里自行車道」開始騎,一路平坦但風很大,車都幾乎快被吹走,17公里騎得很累。到了終點後接台61線,一小段後可以找一下右邊有條自行車道(不明顯但可以找的到),那條就是所謂的「綠光海風自行車道」,有樹蔭圍繞所以騎起來風不大,離大馬路也有段距離所以很安全,幾乎平坦無爬坡,所以十分推薦!它會經過兩條溪流的上下橋,所以要留意如何銜接。我們後來接到了一條沿海鐵路道路,沿著鐵道騎乘,還會經過一些當地廟宇,可以補水。會走這一條也是因為想避開好望角的爬坡地段。過了白沙屯車站後不久,從沿海路線接回台61線,因為沿海的路又開始有大風而且路面不平不好騎,走台61線還造訪了知名的「秋茂園」,然後繼續走到通宵、苑裡,到了大甲,在大甲區夜騎,還意外經過捷安特大假的工廠,無法進去打卡一下有點可惜。這天的夜騎可能因為白天的大風,顯得非常無力,遙遙無期的感覺。晚上住在大甲鎮瀾宮附近的「茂華商旅」,附近就是蔣公路夜市,終於可以吃餐廳。

(綠光海風自行車道其實滿美的)

(就在台61線旁的秋茂園裡有很多民間故事雕像,非常奇特)

第三天:台中 -> 嘉義民雄:台1線

先到了大甲鎮瀾宮拜拜打卡一下,就直接走廟前面的台1線,一路向南,這一天的路線非常簡單,一直一直走台1線就對了。地形平坦,騎到後來還有點無聊。不過想到這天的終點是民雄,就覺得興奮!路程中經過了「追分車站」就在台1線旁,很可愛的復古車站,推薦可以進去拍照留念。到了民雄,吃了不怎麼樣的民雄肉包,就彎進去既熟悉又懷念的豐收村,住在一間民宿叫做「古町畚渡假山莊」,晚餐去吃了Mary’s House, 原來老闆也是當初汽車環島後才決定要開店的。溫馨的一晚~

(就在台1線旁的追分車站很值得打卡)

(回到民雄中正大學的故鄉)

第四天:(休息日)民雄 -> 嘉義市

回到民雄當然要回去中正大學繞繞啊!所以安排休息一天。騎三天休一天的規劃還不錯,雖然沒有趕路,但還是騎了一小段路從民雄到嘉義市。當晚住在嘉義市的一間設計旅店叫做「嘉宮旅社」,是一間老旅社改建的,整理的很好,重點是離新榮戲院走路不到5分鐘,讓我們懷念了一下學生時代看二輪電影的美好回憶。

第五天:嘉義 -> 高雄(楠梓):台1線

這天也是十分單純的台1線,環島1號線在南科附近規劃右轉進入「台南山海圳綠道自行車道」,但上網先看了那裡面的照片,覺得沒有漂亮到值得彎進去,所以我們還是繼續走很簡單的台1線,也省得找路。快要騎進臺南市區大概在永康區的地方,車變得超多(大概也是因為剛好到了下班時間),大卡車很多,交流道附近很危險,後來照著環島1號線的規劃進了台17線,通過臺南市區後(還去逛了林百貨),繼續走台17線往高雄,在楠梓附近住宿「維也納花園汽車旅館」。

第六天:高雄 -> 屏東(枋山):台17線

這天路線也十分簡單,就是一直走台17線,幾乎也是一路平坦。中途經過大鵬灣,居然幸運看到了賽車比賽,也在高雄與屏東的界限處,騎過了很特殊天際線的「新雙園大橋」。當天原本想騎到車城,但是騎到枋寮附近時已經夜騎,路燈慢慢稀少,大車依舊呼嘯而過,非常危險,在枋山附近思考這樣太危險,取消趕路到車城的想法,在枋山附近找到一家路邊民宿「南方驛站小希臘」,先住下來休息。

(在路線上的大鵬灣有個賽車場,可以繞去看看)

(高雄與屏東交界的新雙園大橋,非常有科幻感)

第七天:(休息日)墾丁半日遊

早上先趕路到原本前一天的未完成路線,到了車城,先到民宿「車城背包客棧」放東西,因為這家民宿有租機車,所以我們轉換交通工具,騎機車前往墾丁。造訪了墾丁國家森林公園(發現私房景點”仙洞”超級酷)、墾丁大街、鵝鑾鼻燈塔、台灣最南端紀念塔,原本想衝「出火」這個景點,但山路無路燈十分陰森於是只好作罷。「車城背包客棧」我們住在VIP房,房東先生還跟朋友在門外的房間裡打麻將,十分另類的住宿經驗。這家客棧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它正好在台199線上,也就是說我們隔天可以直接從客棧門口出發就直接上路了,不用再繞路。

(墾丁國家森林公園裡的「仙洞」)

第八天:車城 -> 壽卡 -> 達仁:台199線

這天是大魔王天,準備上壽卡!請參考下圖,上壽卡有三種路線:(A) 台200線:會經過鵝鑾鼻燈塔,整個繞最南端一圈。這條路線將近150公里,路途最長。由於我們已經造訪鵝鑾鼻燈塔所以不考慮這條。(B) 台199線:從車程出發,經過牡丹鄉及東源部落,車少風景美,我們就是選這條。(C) 台9線:是環島1號線的路線,也就是直接走南迴公路台9線,因為是主要幹線所以車多,沒有太多風景,但好處是它是三條路線中最短的一條。這三條路線都會需要爬坡,我們走台199線,37公里的上坡,前面都是斷斷續續的緩坡,到最後的17公里是比較辛苦的連續上坡。當天還下雨所以又更加辛苦。騎到壽卡已經全身濕透,壽卡驛站也沒開,天氣還有點冷,所以全身發抖地看著接下來的下坡,十分擔心,打了計程車想叫車叫不到,攔車也失敗。下坡路段會走台9線(真的超多大卡車,幸好剛剛上坡沒有走台9線),天雨路滑又車多,於是非常驚恐的一路或騎或牽的下坡,好不容易到了達仁鄉,已全身無力(因為下坡需要緊握煞車導致手無力),就近找了一家「東方雲民宿」休息,結束驚險的一天。

(壽卡的三種路線分析。照片出處:https://bit.ly/2WNNaqP)

(在大雨中騎上壽卡,困難度倍增)

第九天:屏東(達仁) -> 台東市區:台9線

沿著台9線一路向北走,開始感受東岸之美!每個轉角都是驚喜~斷斷續續有些上坡,金崙大橋印象深刻,很長的橋,很長的上坡,外加強風,很有難度。在台東知本轉進台11線進台東市,住在「鐵花國小民宿」,原本想去逛逛鐵花藝術村,但剛好週二沒開,不過鐵花村附近也有一些逛的精緻小店,台東市小而精緻。

(東岸十分漂亮,可以多找一些點停下腳步)

(東岸雖美,但爬坡比例比西岸多不少~)

(都蘭是個十分可愛的小部落村莊)

第十天:台東市區 -> 台東長濱:台11線

跟環島1號線分開(回到反古性格),不走環島1號線的台9線,雖然台9線會經過一些景點比如鍋關山、或者伯朗大道,但這些比較內陸的地點都去過了,而且台9線需要爬坡,大車又比較多,於是決定走沿海的台11線,路線簡單,經過一些可愛的小部落,都蘭部落很溫馨,造訪一下都蘭國小。最後騎到了長濱。長濱是台東縣最北方的一個鄉,也是滿長的。我們住在金剛大道附近的「浪痕養身民宿」,非常的鄉村復古。

第十一天:台東 -> 花蓮(十二橋):台11線

繼續沿著台11線走,在離開長濱之前,經過八仙洞去看了一下。北回歸線標識也是打卡點,但剛好它正在整修中。在豐濱附近休息吃了飛魚卵香腸,老闆娘說接下來的路會有三個爬坡,果真是又陡又長的上坡啊!原本想騎到花蓮市區,但後來決定在「十二橋」這個地方這下來,找到了「十二號橋空間海景民宿」,超級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身心靈受到洗禮,非常推薦!

(台東跟花蓮都是很長的縣市,幾乎包了東岸。騎到邊界時很感動)

(十二橋民宿是這次環島住宿中最令人難忘的世外桃源)

(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燕子口)

第十二天:(休息日)花蓮太魯閣半日遊

實在很不想離開十二橋,老闆娘的早餐超級好吃,深感幸福!跟老闆娘道別後,騎往花蓮市區,走台11線後彎進台193線,先去民宿「東之戀民宿」放東西,原本想坐火車到新城再坐公車進太魯閣,但時間已下午,衡量之後覺得包計程車進太魯閣國家公園。終於讓我看到了久違的燕子口,非常開心!回到花蓮市區後騎單車逛了市區一趟,吃了好多當地美食,最後在秀泰看了復仇者聯盟Endgame最完一個完美ending.

第十三天:花蓮 坐 兩鐵列車 ->蘇澳新站 -> 宜蘭(大溪漁港):台2線

蘇花公路太危險,幾乎所有的環島騎士都會避開這段,坐火車從花蓮坐到蘇澳新,下車後走台2線,在宜蘭的大溪漁港休息一晚,住在「妍海地帶」這家民宿,晚餐吃了當地海產。

第十四天:宜蘭 -> 臺北:環島1號線

最後一天,不再反骨,回到環島1號線的路線,走台2線,在石城進草嶺舊隧道,這段我們之前也來騎過,當時就曾經想到也許環島會再騎到。經過福隆大街,沒有彎進去沙灘,因為剛好是週日又有沙雕節,人潮超多。離開福隆不久後轉台2丙,從雙溪開始了最後一天的大魔王爬坡,在十分進106縣道,經過平溪到菁桐,才開始下坡,一路滑到深坑往木柵動物園後,進入河濱回到熟悉的臺北。

 

(其回臺北看到久違的夕陽,內心非常感動!)

 

你也許看見了我的荒謬,而我,看見了自己的執著。

49937631_10218159166672974_7923837386897752064_n.jpg

看完《旅途中遇見金剛經》這本書已經好一陣子了,一直想寫些心得,但遲遲沒有動筆的原因,好像是因為它書裡講的都一直環繞在我身邊,像是一本持續還在讀著的書。好像如果真寫了心得就像闔上書結案了一樣,於是遲遲未寫。

這本書跟我緣分很深。剛出版時我就在書局拿起來讀了一些,本來想買後來作罷。過一個禮拜擔任一場演講的講師,台下有位貴賓在演講完後,送了我們這本書,他是作者的丈夫,他說聽完演講覺得我們應該會有興趣。(我演講內容與書完全無關) 當下驚訝於這個緣分,是這本書不放棄地找到了我!

作者陳念萱聽說也是個電影圈人。這本書敘述了她在旅途過程中的體悟,對應著金剛經,寫了關於母親、死亡、信仰與自己。文中有很多其實跟我的信仰是相通的,我相信這本書經過歲月累積之後再回來看,也會另有新體悟。金剛經是智慧筆錄,但自己的體悟會是自己的,在自己心裡扎根,非關語言也不用語言。

「信仰,是對自我更進一步的認識,乃至對宇宙的了解,以及對他人的體悟。沒有理解,談何慈悲?」

書中的某一段:「我帶著母親的遺骨繞塔繞菩提樹,惶惑忐忑,起了私心,期望母親能因此沾光。也許不會為自己如此膽大妄為,卻無論如何認為沒有信仰基礎的母親,可能需要這看來愚昧的方式,強忍不安,我拿出一片彩色遺骨,塞到了樹根下。原諒我。正準備顫抖離去的當下,樹旁靜坐的僧尼忽然叫住我,指著飄然而下的落葉:『那是妳的!』」對這段一直很印象深刻,落葉歸”根”,死亡是什麼?信仰是什麼?根又是什麼?我們花一輩子盡心地美化我們的綠葉,但最核心的根在哪裡?

「你也許看見了我的荒謬,而我,看見了自己的執著。」

念萱她去了印度恆河朝聖,在那裡她思辨著天堂與地獄的差別。每個人在生命中都有自己的某種執著,以某種看似荒謬的行為呈現著,別人或自己可以下結論說著故事的是非對錯,但故事會繼續,你沒有過關的境就會繼續考驗著你,不只是”放下”,而是一種”提起”或”放下”都可以的自在。

底下是我的一些很喜歡的句子截取:

「願意相信,真是不可思議的功德。」

「你永遠不會知道的對錯與是非,不在自己的慣性思維裡。」

「能夠安靜下來,也是一種功德。不被時間所困、不再計較有形無形,從而抵達自己,更是功德。」

「道理,就在『心甘情願』,這是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

「幫助你的人,是菩薩。接受你幫助的人,也是菩薩。彼此互相成就。」

「你想要的,跟你需要的,從來都是不同道上的選項,除非你自己早已是明鏡。」

「神住在心裡,無形無色無相。」

旅途上,我們都可以是一步步學習的”行者”。以前總是認為修行是老年在做的事情,後來才發現不是,修行就是把自己該修的課好好的行出去,這些課沒有分年齡,修過及格就過關,不要累積到老了,還得留級重修。自覺的力量會慢慢養成,然後心裡會覺得踏實。這本書讀起來讓人感到一種寧靜,思緒飽滿卻非常輕盈。

重新對話 Podcast 第二集 - 聊「生活或工作如何有進展」

隔了一陣子終於推出第二集了!這集一樣是20幾分鐘,聊一些工作或生活上滿常會問自己的問題。中間還無心講了聽起來像髒話的字,好好笑🤣。總之是個輕鬆的對談,聊完自己也好像獲得一些新的答案...

Re:Create也是這次新想出來的Podcast名稱, 測試看看。Recreate指的是"再創造",而 Re: 有 regarding”關於”的意思。(自己私心覺得也有Reply或Record的意思)這個Podcast就是想聊「關於獨立創意工作者的每個面向」,似乎很少有人好好聊過這件事情。也許你本身是獨立創作者,或者你對這樣的工作有興趣,希望都可以給一些insight. 我也重新解釋了一下什麼是Podcast, 其實真正的Podcast是要需要在iTunes上收聽的,希望很快我們就可以有一個真正的Podcast channel了~

歡迎分享你聽完的想法給我們,也歡迎 follow 訂閱我們的 Podcast 平台,一有新集就可以搶先聽!

情緒低落時,你需要一個ABS清單

 
KonicaC35EF + Kodak Ultramax 400

KonicaC35EF + Kodak Ultramax 400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明明睡得很飽,卻提不起勁,只想懶懶躺在沙發上。生活上或工作上發生一些小事讓你煩心,其實也不是很嚴重的大事,卻讓你完全不想面對,沒有動力改變什麼。心情低落,任何事都興趣缺缺。原本該做的工作不斷延後,如果你是上班族,可能還是得必須拖著身體去上班,但如果你是自由創業者,或遠端在家工作者,自己的時間自己安排時,你可能就會開始擺爛。

什麼事情都不做的後果,就是當情緒慢慢回溫後,會被「罪惡感」襲擊。因為剛剛那些時間被無意義的浪費掉了,不但自己沒有完成任何事情,還因為窩在沙發上吃零食追劇而胖了兩公斤!然後原本快要好起來的情緒,又再度因為生自己的氣而低落起來,根本就是個惡性循環。

前陣子新聞在報導關於108年元旦起的新款機車都要加裝ABS,我不是機車迷,但看到新聞介紹ABS系統的原理,突然覺得它好像可以用在生活上!什麼是機車的ABS系統呢?它叫做”防鎖死煞車系統”,如果沒有它,當機車騎士遇到突發狀況時,通常會瞬間緊急煞車,把輪胎鎖死,整台車會失控打滑,導致常見的「犁田」~有了ABS,它不會把輪胎鎖死,輪胎還是可以控制,即使減速,但你不會整個失控打滑。

情緒減速沒關係,但情緒打滑會傷及無辜

於是我回想一下,的確有時候當我情緒低落時,讓自己去做一些小事情,不要完全煞車鎖死,好像真的對自己的情緒有幫助,除了轉移注意力之外,因為完成一些小小事情,還是有一點點的往前滑行,時間沒有全被浪費掉,就不會那麼有罪惡感。這些小小事情就可以是我情緒低落時的「ABS清單」!它可以真的非常小,做起來不會太費力,甚至不太需要動腦,把自己開成「自動駕駛」模式也能完成,比如說:泡一杯好喝的手沖咖啡、聽一集Podcast、整理錢包裡的發票或上一期的發票對獎、幫陽台的花澆水除草、挑出一些不要的書拿去二手書店賣掉、或者分類整理一下桌面 (Both 實體桌面 and 電腦桌面)…等等。

獨一無二的ABS清單,重點要有小小成就感

每個人的ABS清單真的都不一樣,像我情緒低落時,會開始打掃,或者打包一些我們線上商店的出貨包裹 (既然提到了就進來逛一下XD),或者做一些平常工作清單上未完成的一些小task。所以說平常你就可以常常留意,你做哪些事情的時候其實很無腦很放空,可以記下來或者刻意「留」下來給情緒低落時來做。但這個清單最好不要是「打個電動」或者「訂Pizza來大吃」等之類的耍廢行為,因為雖然那些也會療癒心情,但結束後只會有更深的罪惡感,對情緒低落沒有幫助,ABS清單的重點就是要帶來小小成就感。

情緒低落可怕的地方不是情緒本身,而是你失去了控制自己的能力。用ABS清單一點一點的拾回自己的控制力,你才是自己的主人,不是情緒。

進入底片相機的世界

雖然是個電影製片,但其實我很少碰攝影機,通常都是導演在負責。為什麼最近會突然開始拍底片呢?這是一種緣分我覺得,一個對的timing來了的時候,就是好好地與它相遇與相處。

Lomography 的 Simple Use

這一切好像是從2018年底路過東區買了一台lomography 的 Simple Use傻瓜相機開始的。其實一直有一台拍立得,所以對底片總是有點好奇,他基本上就像一台拋棄式的傻瓜相機,但其實是可以重複使用的,閃光燈需要按右下方那個按鈕充電才能使用,沒電時要換電池,閃光燈還可以套用三種顏色的色片(但我發現套用色片後會讓畫面變得很暗,所以後來很少用)。第一卷底片我太捨不得拍,很珍貴地拍了三個月才拍完,沖洗出來的結果雖然成功率不高,但卻讓我異常興奮!有幾張的顏色與顆粒都好好看,就這樣開啟我對底片機的興趣,決定來好好玩一下~

Lomography Simple Use

Lomography Simple Use

Lomography Simple Use + iso 400 fillm

Lomography Simple Use + iso 400 fillm

拍底片的過程中也發現,我們平常都太依賴數位,那種立即可以看到成像的習慣,好像沒有很珍惜。像這種拍了一整卷後隔幾天才能看到照片成果,當下的瞬間被存進底片你只能事後回味,像是拍了一整天的電影要看毛片回顧才知道拍了什麼,真的很像釀酒,洗照片的時候都很期待看到自己到底釀了什麼。也因為底片機,開始對平常很不起眼的日常生活細節感興趣,會好奇這樣一成不變的隨性,透過底片會被改造出什麼感覺來。幾次拍出來的效果讓人驚艷!也就更一發不可收拾的捕捉這種不做作的生活感。

舅媽的 OTTIMO 底片相機

Lomography 的simple use還是太傻瓜,想買一台新的。在買之前我挖出舅媽的舊底片相機OTTIMO,測試一下是否可以用,發現不但可以用,拍出來還很有感覺,讓我更篤定要找台好看的底片相機來玩了!但OTTIMO太厚,不好攜帶。不過以一台很久沒用的底片相機來說,它的成像效果其實相當不錯!

舅媽的OTTIMO底片相機

舅媽的OTTIMO底片相機

OTTIMO + Fujifilm Xtra 400

OTTIMO + Fujifilm Xtra 400

阿公的老 Canon 底片相機

探索過程中還找到之前被拿來當電影道具的阿公老相機,打開裡面居然有一捲拍完的底片!於是拿去洗洗看。果真都發霉了,但洗出非常奇幻的顏色,唯一清楚的那張看起來是瀑布,流動的水疑似有慢曝?超有夢境的感覺!讓我聯想到David Lynch的電影 Blue Velvet (藍絲絨),虛幻與真相的扭曲。但因為這台要重新處理過才能使用,所以我沒有裝新底片來拍,還是把它當古董收藏就好。

阿公的老Canon相機

阿公的老Canon相機

奇幻的瀑布照

奇幻的瀑布照

二手的 Konica C35 EF 底片相機

在底片超級迷人,在研究一陣子後入手了一台二手底片機,Konica C35 EF, 1975年推出,是世界上第一檯有內建閃光燈的相機!就是底下Andy Warhol右手那台!超喜歡~可以跟偶像用同一款相機就覺得興奮,重點是不貴,我買的是二手的復古機也才2700元。閃光燈很可愛,使用的時候要把左半邊彈上去。卷片的轉鈕非常帥氣,喀喀喀的捲片聲很療癒!有了它,2019的農曆過年不再無聊,像多了個「回憶收納機」(聽起來好像小叮噹口袋裡的法寶之一),愛不釋手的很快就拍完三捲,反而手機照片少了很多。其實不會太急著想看結果,覺得回憶被妥善保管著,在黑暗中鎖好。

Andy Warhol與他的相機們

Andy Warhol與他的相機們

我的 Konica C35EF 以及 亨利.卡提耶-布列松的書《心靈之眼》

我的 Konica C35EF 以及 亨利.卡提耶-布列松的書《心靈之眼》

現在在嘗試一些不同的底片品牌,Fujifilm Xtra 400跟 Kodak UltraMax 400,Fujifilm就是最常見的iso 400,目前我比較喜歡 Kodak UltraMax 400 的顏色呈現,而且重點是我之前剪接電影《時光》時所用的調色設定,就是Kodak UltraMax 400!讓我覺得用它拍照像在重拍我的電影一樣~

KonicaC35EF + Kodak UltraMax 400

KonicaC35EF + Kodak UltraMax 400

KonicaC35EF + Fujifilm Xtra 400

KonicaC35EF + Fujifilm Xtra 400

亨利.卡提耶-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 (現代新聞攝影之父)曾說過:

「攝影師所能展現的不過就是時鐘的指針,但他選擇了屬於自己的瞬間。」

看到這句話非常有感覺,故事每天都在身邊發生,取景是種選擇,按下快門是一種對那個瞬間的致敬!

(底下這張照片剛好很符合布列松的這句話。它也是一張很漂亮的燒片頭~)

 
KonicaC35EF + Kodak UltraMax 400

KonicaC35EF + Kodak UltraMax 400

 

不管是否有伴,我們都是獨身

 
 

一直很喜歡這張照片!我好像把John Lennon畫胖了~這是他38年前在被射殺的當天下午,攝影師Annie Leibovitz幫他們拍的,成了他們最後一張合照。彼此依賴卻也一起孤獨。

我們從來就是獨身,不是一半在尋找另一半,而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一位獨走的行者。沒有所謂絕對的the one或soul mate, 也許偶而有個同方向的旅客可以共乘,但他不是要來使你完整的missing piece,只有自己可以讓自己完整。祝大家情人節快樂!

John Lennon: "They made us believe that each one of us is the half of an orange, and that life only makes sense when you find that other half. They did not tell us that we were born as whole, and that no one in our lives deserves to carry on his back such responsibility of completing what is missing in us. We grow through life by ourselves. If we have good company it’s just more pleasant."

南韓的文青景點分享

2018年的年底,我們去了南韓,在那裡迎接了2019年。原本以為零下10度的低溫會下雪,但無奈濕度不夠,即使冷颼颼但還是不見雪(殘念)~不過第一次去南韓,其實比想像中有趣!我們並沒有像一般大家去南韓一樣瘋狂購物或吃美食,我們花了點時間找到當地比較有文藝氣息的地方,有點慵懶的欣賞南韓這兩個城市:首爾與釜山。接下來就簡單分享幾個很不錯的文青打卡點給大家!

通常沒有在瘋韓劇的人(like me),去南韓旅遊可能覺得無聊。首爾除了熱鬧的明洞和東大門之外,其實也有很寧靜很幽美的一面,可以遠離塵囂,走入巷弄去認識當地日常。底下介紹了兩個區域:「北村」跟「聖水洞」。

首爾 - 北村韓屋村

又稱北村八景,巷弄間可看到保存了600年歷史的古代韓屋建築,卻又充滿著新生代年輕職人們的工作室。建議預留兩到三小時,從一景逛到八景,很多遊客會只在四景左右的拍照點打卡,但我覺得前幾個景更有溫度!可以跟著底下的地圖路線走或隨興發揮,有小巷子就走進去探險,不要打擾到居民就好。走進小獨立書店買張卡片,逛累了就跟攤販阿姨買個糖餅吃,完美的午後散策就該這麼舒服美好~

 
(北村八景地圖出處:https://bit.ly/2w5tIs7)

(北村八景地圖出處:https://bit.ly/2w5tIs7

 

同場加映話題:在南韓無法正常使用google map,因為北韓就在上面的關係,為了國土安全,記得南韓政府好像拒絕提供詳細比例的地圖給google map,通常當地人會使用Naver或韓巢。不過我還是有搭配著使用google map, 因為比較習慣它的定位方式,還算準確,只是無法查詢開車或走路的時間規劃!

首爾 - Seongsu-dong (聖水洞)

每個都市都會有比較文青的一小區,文藝青年需要咖啡,所以這區總會有些很有特色的咖啡廳!(這也常是我找景點的方式,從特色咖啡店或設計雜物店開始找起) 在首爾有一區叫做Seongsu-dong (聖水洞),被稱為是首爾的布魯克林,原本充滿著製鞋廠和各種小工廠林立,近年來許多年輕的藝術及設計工作者將這裡的老舊建築重新改裝,成為具有獨特氛圍的咖啡館和餐廳。我們這次去就造訪了兩家咖啡廳,跟一個貨櫃百貨。

Cafe Onion

這大概是這區最著名的咖啡店了!2016年才開幕,卻看起來像個廢墟。它是從一個金屬零件工廠改裝的,那些生鏽的鐵門和斑駁的牆壁被保留了下來。配上剛出爐的麵包與咖啡,室內溫暖的暖氣,讓你想知道每個窩在裡面聊天的年輕人,他們從哪來或有什麼故事~

Daerim Warehouse (大林倉庫)

另一個咖啡店也是廢墟樣,但是大很多,是碾米工廠倉庫改裝而成的一個咖啡廳兼藝術空間。室內有裝置藝術及畫作,還有一個燒柴暖爐,看著都暖心。除了咖啡,它還有販售餐點,聽說鮮蝦比薩很好吃,大家可以點點看~

Common Ground (建大貨櫃屋百貨)

離前兩個咖啡廳有一點點小距離(大概走路10~15分鐘),有一區堆疊了整排的藍色貨櫃,基本上裡面是百貨公司,選的品牌還不錯。它有一家有點隱密的可愛書店叫index, 賣很多有趣的繪本跟設計書,看不懂韓文也有趣。

釜山

因為台北的師大夜市已經很韓風,所以在南韓似乎不怎麼想購物,反倒對其他景點感興趣。到釜山除了南浦洞之外,也有兩個區域讓人感覺很舒服:「海雲台」跟「 西面區」

釜山 - Haeundae Beach 海雲台沙灘

海雲台 (Haeundae) (去之前我一直唸成海苔XD) 地區有一個沙灘很有名,它應該是我看過最特別的海邊了!通常海邊的周圍都比較鄉村或空曠,但這裡卻緊鄰高樓大廈,很科幻電影的特效合成感。海沙是細細的白沙,陽光很舒服,沒有很逼人的海風,聽說很多人會帶蝦餅來這裡餵海鷗。面對海的右手邊有一個高級飯店,可以沿著海走往那裡。

釜山 - Dongbaek Park 冬柏公園

從那個飯店的正門或側門都有路可以走進冬柏公園,小小的公園很快就可以走完,靠海又靠山,散起步來很舒服。幾個拍照熱點(人魚像跟小燈塔)可以湊個熱鬧,如果不熱衷就繼續往前走,下個點滿酷的~

釜山 - APEC會議世峰樓

公園裡有個像飛碟一樣的建築物,請一定要進去看一下。雖然它的名字聽起來有點無趣,但靠海而建的圓弧建築,透過玻璃灑進來的陽光,和著室內濃濃的韓國政治味,不知為何感覺非常療癒。(一定要進入它的會議室,各國領袖都有個位子包含咱們台灣,牌子寫著Chinese Taipei. ) 整片大玻璃實在讓人感覺舒服,幾個靠窗的展示座椅,沒有人注意到,光灑進來一瞬間寧靜下來,很有Edward Hopper畫風的味道。

海雲台這區還有其他很有趣的景點,比如「釜山影展Busan Cinema Center」(下圖),以及金氏世界紀錄最大的「新世界百貨CentumCity」...等,可以再探索更多。私心我最喜歡的還是海邊跟冬柏公園,推薦給大家~

釜山 - Matin Coffee Roasters

如果有個平行宇宙的自己住在釜山,我想應該會在這一區出沒:Seomyeon 西面區,它有點像台北的中山站附近,巷弄裡有許多值得逛的小店,每家店都精心設計的在爭寵。在這裡可以逛上一整天,走累了就到咖啡廳裡充電!這家咖啡廳有點隱密,但一走到門口就會驚艷,好美的地方啊!小庭院讓人感到放鬆,內部裝潢也很精緻。強調沒有插座跟Wi-Fi,要你slow down your life. 雖然大家都還是用了手機網路在打卡(笑)。它的cheese cake非常黏密好吃,很推薦!坐下來靜靜地看一本書也很適合。(我們去的時候它展示了一本介紹台北的書,看照片都想立馬回台北”旅行”了)

釜山 - Brown Hands Baekje

行程的最後一站,我們回到市中心的釜山地鐵站Busan Station,那裡有一條短短的唐人街跟很浮誇的美國街,但在熱鬧的街道中藏在一棟安靜不起見的棕色老建築。這算是很獨家的景點喔!這棟建築是從一間醫院Baekje Hospital 改建來的,有很多故事。1922年蓋的,是當地第一家私人醫院,後來又改建成了很多身分,有兵營、警察局、中國餐廳、婚攝禮堂,甚至曾經很短暫的是當地的台灣領事館!它的建築看起來真的經歷了很多,承載將近一百年的生命故事,走進去就感覺到一種厚度,還好不會很creepy. 一樓現在裝潢成一家咖啡廳,二樓有一些展覽跟販售藝術品,走廊上幾道門半開著,很想進去窺視,目前都算是辦公空間。灑進室內的陽光應該跟當年的一樣溫暖,讓人感受到時間的歷史感。

南韓之旅結束了!期待下次旅行再來找獨家景點給大家~

新年新目標:要犯錯

 
49625863_10218068972818184_7117779309426638848_n.jpg
 

2019年,我給自己的目標是:

Make mistakes.

去犯錯,而且不只一個錯。因為只有犯錯了,才代表我在做新的事情,新的嘗試跟與學習;要做錯事,才有機會把事情做對;要有被討厭的勇氣,才會看到最真實。去做丟臉的事,去做別人不看好的事,去成為那個奇怪的人。

記得去年夏天有次想挑戰騎單車爬坡,於是從政大門口往貓空上爬,原以為平常有在騎車應該可以戰勝,居然爬到一半真的不行(那坡真的有點陡),全身發抖只好折返,氣到淚灑政大門口。I made a mistake 不應該第一次就挑戰那個坡度,但我打開了新的學習路線。

總是害怕丟臉,害怕別人看到自己的不足,害怕做錯事。但是常會在「承認自己就是做錯了」的當下,好像會被帶走一些害怕,覺得也不過如此,幹嘛要躲起來,「我」在別人眼中沒有那麼重要,根本沒有人會留意到我的丟臉,但我卻可能因為起初的擔憂,而讓自己錯過了學習的機會。

所以今年要時時提醒自己:記得要犯錯!

Neil Gaiman(尼爾·蓋曼, 英國作家): "I hope that in this year to come, you make mistakes. Because if you are making mistakes, then you are making new things, trying new things, learning, living, pushing yourself, changing yourself, changing your world. You're doing things you've never done before and more importantly, you're Doing Something. So that's my wish for you...and my wish for myself... Don't freeze, don't stop, don't worry that it isn't good enough, or it isn't perfect... Make your mistakes, next year and for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