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總是少不了玩水,衝浪、划獨木舟、浮潛、香蕉船...。我這幾年也玩過許多水上活動,但並沒有改變「我是怕水的」這個事實,聽起來好像覺得有點奇怪。
面對踩不到地的水域我就會有淹水的恐懼感。游泳池我一定要能夠踩到底的深度,水上活動我會再三確認救生衣是我的size,就算穿上救生衣在海上我也會儘量抓著繩索或浮物。小時候學游泳,光第一個動作「放輕鬆讓自己浮在水面上」我就克服了好久才讓自己能做到漂浮,「水」總是讓我緊繃,完全無法體會何謂「如魚得水」的愉快感。我不是魚,我是怕水的貓!(難怪真的養了兩隻貓)
這樣的懼水症應該就是儘量不要去玩水就好了,但因為有點愛玩,會對水上活動還是感興趣,一種「又怕但又想靠近」的矛盾心情,在行前報名總是躍躍欲試,但一要下水了就開始退縮,會被水淹沒的沒來由恐懼開始編寫災難片畫面...
災難史詩片的起源來自一個回憶。小時候第一次出國是跟著家人去了峇里島,在某個海邊待了一個下午,家人不想曬太陽於是都躲在屋簷下聊天,百般無聊的我看到有海上活動,就跟媽媽說我想去玩水,媽媽說那你自己去(真是放牧式養法~),於是一個國小四年級的小女孩,報名了香蕉船,跟著幾個不認識的大哥哥大姐姐,我居然還被分到坐船尾,實在是初生之犢不畏虎(初生之貓不怕水)。香蕉船除了船長得像香蕉之外,它的重點就是要翻船!前方有快艇拉著香蕉船,開得超級快,然後不停地甩尾,因為就是想盡辦法要翻了香蕉,可想而知坐在船尾的我有多刺激,嚇得魂都飛了。終於香蕉一翻,大家都落水了,我這時才驚覺,我穿的簡易救生衣size太大(應該是當時我個子太小),我幾乎整個人快要滑出救生衣,幾乎是兩手抓著救生衣肩膀勉強讓頭有浮出水面,吃了好幾口水,兩腳空空不斷踩踏,沒有底的海水深淵一直要把我淹沒,難道我的人生就這樣因為一根香蕉而結束嗎?
當然後來是被救生員救起來了,但從此也就跟水有著愛恨情仇。
這件事也讓我思考關於「害怕」這件事。
生命中總有許多令你害怕的事情,有害怕的感覺通常是因為你的身體在保護你:「你曾經因為這種東西而受傷過喔,快離開!」所以你才有害怕的感覺,讓你遠離危險。但其實很多時候,當下發生的事情,已經不像當初那個讓你受傷的事情那樣嚴重,你其實可以勝任的,此時的害怕就可能在阻止你成長了。當身體產生害怕的感覺時,試著告訴身體說:「這次跟上次不一樣,這次也許是個很好的經驗,我可以小心但我不想錯過~」然後每次多改寫一點害怕因子,多一些正面的經驗,幾次之後身體會習慣。